正文卷 第26章 王生舞弊
“我们也是有国师需要的东西,特此护送上京进献的。”凌博寒解释道。
“哦,原来如此。”徐松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,同时微微松了一口气。
“徐兄可想好哪天去交镖?我们只是得到消息,需要进献,但不知道交往何处,不如我跟徐兄一起去吧。”凌博寒提议道。
“我们今日修整一晚,明天就去有司衙门交镖,凌先生可与我同行。”
“好,那就明日一起。”
两人端起酒杯,相视一笑,满饮杯中酒。
白晓晓望着他俩的动作,白眼都快翻出花了。
“听说了吗?”一个男生故作神秘的问。
“什么?什么?你又有什么小道消息了,包打听。”另一道男声问道。
“我七大姑的儿子的姑妈的女婿在贡院当值,听他说,此次科举考试,查出了学子作弊,已经抓了好几个人了,都下到大牢里去了。”包打听说道。
“科举作弊?那他们胆子够大的啊。”另一个人唏嘘道。
“谁说不是呢,听说其中一个人在他们当地还颇有才名呢。莫不是这才名,都是作弊做出来的。”包打听又爆出一个劲爆消息。
“可以啊,你连这都打听到了?那人叫什么名字,看我认识吗。”众人对这个人都很好奇。
“听说叫什么王生,对就是王生。”包大听斩钉截铁的道。
“呦,这人可是可惜了。”有的学子惋惜。
“可惜什么,敢作弊,被发现了,就要承担后果,不然对其他人多不公平啊。”有的学子气愤。
凌博寒也听到了旁边的议论声,小声念道,“王生?不会是他吧?”
“凌先生再说什么?什么王生?”徐松听到凌博寒的话问道。
“只是听到这个名字想起了一个故人,此人也是赶考的举子,我们曾同行过几天,不过此人是有真凭实学的,绝不可能作弊,应该只是同名罢了。”凌博寒解释道。
然后,众人就没在关注这个话题,吃饱喝足后,凌博寒带着白晓晓来到夜市上。
京城没有宵禁,晚间摆摊的小商小贩较白天更多,此时人声鼎沸,摩肩接踵,更显繁荣鼎盛。
突然,远处一道瘦削的声影叫住了凌博寒,“前面可是凌兄?”
凌博寒闻声望去,面容熟悉,再一回想,原来是,去往岭南路上,遇到的几个读书人之一。
“我是何文啊,凌兄不记得了吗?”何文激动的说。
“记得记得,只是,何兄怎么成立这幅模样?”
“此事说来话长,凌兄可否借一步说话?”何文欲言又止。
“何兄带路吧。”凌博寒对何文道。
凌博寒和白晓晓跟随何文,七拐八拐,才来到一个较为破旧的客栈,何文推开房门,请凌博寒和白晓晓进入,众人坐到桌前,何文才开始向凌博寒诉起苦来。
“客栈破旧,让凌兄见笑了。”何文有些不好意思的说。
“哪里的话,何兄现在可以讲讲发生了什么了吗?”凌博寒问道。
“不知凌兄可曾听说今年科举的舞弊案?”
凌博寒点头,“今日刚刚听说,其中一个人的名字还与王兄一样,但我相信,参与舞弊的绝对不会是王兄。”
“我也不相信是王兄,但是王兄真的被抓走了。自此出了此事后,我到处奔波,可是我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学子,没人肯听我的话,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今日见到凌兄,只想跟凌兄倾诉一番。”何文边说边抹泪,可以看出,这些天受了不少的委屈。
“何兄可以跟我详细讲讲发生了什么事吗?”凌博寒听到真的是王生,也想知道发生了什么,几天的长处,他不相信自己会看错人。
“我们结伴来京城参加考试,凌兄这是知道的。本来参加考试、进入考场,到考试结束、成绩出来,都没什么事,王兄还考了一个不错的名次。我们还没来得及庆祝,突然闯入一队官差,不由分说的就锁拿了王兄等人。后来传出消息是几人舞弊,但是如何舞弊,谁人帮助舞弊,都不得而知。此事,处处透着诡异。我想问问王兄发生了何事,但是连王兄的面都见不到。”
何文说完,失声痛哭,“辛辛苦苦三十载,本来该是春风得意的时候,却锒铛入狱,王兄他们这辈子都毁了啊。”
凌博寒见此,也有些于心不忍。
“何兄,别这么激动,既然我知道了此事,定与你一同想想办法。我住在来福客栈,你再有什么事可以来找我。”
从何文处出来,凌博寒就没了继续逛的心情,和白晓晓回到客栈。
此时,徐松正在大堂,见到凌博寒他们这么早就回来了,感觉有些不对。
“凌先生和白姑娘,怎么没有多逛一会儿?”
“路上遇到了一个古人,听到了一些事情,就没了逛街的心情。”
凌博寒一直在思考王生的事情,整个人心不在焉。
“遇到了什么事,没准儿我能帮的上忙呢。”
徐松见凌博寒这样,更是有了兴趣。
“就是今天听到的科举舞弊的事情,有一个被抓走的学子,就是我在路上同行的友人。”
凌博寒将事情原委告知徐松。
“原来如此,科举舞弊,被关进大牢,这事儿不好办啊。”
徐松听到这事,也感觉有些棘手。
“是不容易办,明天还要去送宝物,先别想这些了,先把宝物的事情解决了再说。”
虽然凌博寒想见王生容易,但是,如何为王生洗清罪名,却不是简单的施个法术就行的,还需从长计议。
“先生别急,我在京城有些门路,让先生见到被抓的考生还是能办到的。咱们明天先去送宝物,回头我就安排先生与王生见上一面。”
徐松的话大大超出凌博寒的意外,看来徐松的后台,比他预想的还要大呢。
凌博寒谢过徐松,就带着白晓晓回客房了。
凌博寒思索了一夜,还是需要先搞清楚事情的真相,才能在做打算。
天已大亮,几人用过早饭,就一同前往有司衙门。
衙役问清众人的来由,就把几人待到了府衙后厅。
等了好一会儿,才有一名官员走进来,“国师大人有令,明日由你们将宝物敬献给皇帝陛下。”
见众人没反应,官员又说道,“这可是国师大人,给你们的恩惠,你们主动敬献宝物,必得赏赐,可别忘了记得国师大人的好啊。”
众人更加迷糊了,本来就是被逼着献宝,现在又非得说是自愿献宝,这国师,到底打的什么主意。
凌博寒却是有了一些想法,只是没有多做表示。